<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共餐還有這些風險?看看專家怎么說
      2020-04-02 14:47:13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北京4月2日電(記者高潔 李依倫)對很多人來說,“幽門螺旋桿菌”這個詞并不陌生,卻不一定清楚其危害程度有多大。

        “盡管胃癌發生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確的胃癌發生危險因素之一,根除其感染能明顯降低胃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潘凱楓日前告訴記者。

        相關數據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潘凱楓告訴記者,我國幽門螺旋桿菌成人感染率已超50%。有學者指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能與社會經濟、生活習慣、以及衛生條件等因素有關。

        潘凱楓強調,并不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一定會得胃癌,只有很少比例的人最終會發展為胃癌。感染數年內多數僅能引起輕度的淺表性胃炎,但數十年的長期慢性感染易導致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甚至胃腫瘤。

        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布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預防胃癌策略”共識報告,推薦根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以作為預防胃癌的有效手段。這家機構的研究團隊近期公布的分析結果顯示:導致癌癥的元兇排名前三的是幽門螺旋桿菌、人乳頭瘤病毒和乙肝病毒。其中,幽門螺旋桿菌容易通過共餐傳染。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后最常出現的癥狀包括反酸或腹部飽脹、胃痛、口臭,可以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如果不分餐,往往會出現家族式傳染,即便一個人治好了,很有可能再次被家人傳染復發。”潘凱楓說。

        醫生們共同的建議是餐前要洗手、盡量不要嘴對嘴喂養幼兒、可以實行分餐制或使用公筷、餐具要經常消毒。

        說起分餐制,潘凱楓深有體會,她說自己家里早就使用公筷就餐了。

        “要推廣使用公筷,讓大家明白混用碗筷可能引發一些通過消化道傳染的疾病。” 潘凱楓說。

        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外,共餐還有可能增加甲肝、戊肝等疾病的傳播風險。潘凱楓建議,主動使用公筷公勺是體諒與尊重他人的一種體現,也是對老人、幼兒等易受感染群體的照顧,如果有更多年輕人認同分餐制才是科學進步的就餐方式,也許分餐制就能流行起來。(參與采寫:實習生余欣月、汪佳瑋、苗雨)

        新聞鏈接:

        舌尖上也要防“疫”,幽門螺旋桿菌可能導致這些疾病

        別讓胃中“幽靈”幽門螺旋桿菌橫行——“餐桌革命”迫在眉睫

        必須警惕幽門螺旋桿菌——專家談改變不良用餐習慣

        評論:推行“分餐” 讓小習慣帶動大文明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共餐還有這些風險?看看專家怎么說-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5805060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 永久久精品一级AV高清免费看 | 中文字幕一级午夜影片 |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日韩另类在线综合国产 |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