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揭示渤海褐潮原因種“種源”
      2019-09-04 18:07:0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青島9月4日電(記者李紫恒)褐潮是會對水產養殖和生態系統造成重大破壞的有害藻華,但其成因一直沒有統一答案。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獲悉,國際生態學權威期刊《分子生態學》近日在線刊發了中科院海洋所唐贏中研究員課題組在渤海褐潮原因種的歷史溯源和生物地理學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否證了褐潮可能是“外來種入侵引起”的假說。

        據了解,這一研究聚焦自2009年以來對我國渤海海域貝類養殖業和生態系統造成巨大損失的褐潮,首次證實了褐潮原因種抑食金球藻在其生活史中存在休眠體階段且可在海洋沉積物中長期存活。

        據科研人員介紹,褐潮是有害藻華,因爆發時水體呈褐色而得名。目前全世界的褐潮主要由2到3種微藻引起,其中爆發最經常、規模最大、最令人關注的是海金藻綱的一種微微型浮游植物——抑食金球藻。我國是繼美國、南非之后第三個爆發褐潮的國家,2009年以來秦皇島海域的多起褐潮給當地水產養殖業造成了巨大經濟損失,也對生態系統造成了重大破壞性影響。

        科研人員發現,抑食金球藻不僅在渤海海域至少已經有1500年的存在歷史,而且在我國分布范圍覆蓋南起南沙群島、北至北戴河、丹東的中國四大海域自近岸養殖區到3450米水深外海的廣泛海域。這一結果將抑食金球藻在北半球的分布記錄至少南延了1700公里,從而明確地否證了渤海褐潮由外來種入侵引起的假說。

        研究證實抑食金球藻是一種全球各大洋廣泛分布的廣布種,產生休眠體可能是造成該種全球分布和褐潮年際復發的重要原因。這一結果不僅提供了關于我國褐潮原因種抑食金球藻的“種源”和其全球地理分布格局的決定性認識,也為進一步研究褐潮爆發成因提供了至關重要的科學問題導向,即褐潮爆發原因必須從本地環境條件的變遷中探索。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天空之眼瞰呼倫貝爾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高山“微小學”的開學第一天
      “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
      “定遠艦”沉艦遺址在威海發現
      旅德大熊貓“夢夢”產下雙胞胎
      旅德大熊貓“夢夢”產下雙胞胎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4961048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在线不卡免费高清播放AV网站 | 午夜福利久久性色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看 | 午夜丰满少妇性开放视频 |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