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新華時評:莫把調研變“調演”
      2019-08-12 11:48:40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武漢8月12日電 題:莫把調研變“調演”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得知相關領導要來調研,一些基層單位精心安排路線、布置場景,精挑細選參會群眾,連群眾發言的內容也提前備好并層層“把關”。調研,儼然變成了按“劇本”走的“調演”。記者在基層采訪時發現,類似帶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習氣的現象不在少數。這不僅讓調研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基于調研成果制定的政策跑偏,更助長了不良政風。

        基層調研,本應是通過深入實際、貼近群眾的探訪,了解一線的真實情況,為科學制定決策提供第一手鮮活材料和翔實依據的過程。然而,當精心“導演”取代了言為心聲,當認真“表演”取代了暢所欲言,這樣的調研注定會背離初衷。當調研變成“調演”,會場變成“秀場”,幾經篩選和過濾后的“民聲”,又有幾分是百姓心聲?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熱衷于打造“精品調研線路”,把群眾培養成“群眾演員”甚至專職“調演員”。這與部分地方干部過分注重形式而忽略實際效果的飄浮作風直接相關。當前,“車子轉一轉,隔窗看一看”的蜻蜓點水式調研有所減少,但將“背手走一走、會場半日游”作為調研方式的領導干部還有一些。上級部門“身入”而非“心入”,為了調研而調研,下級單位難免也會主動或者被動選擇“投其所好”,用“群眾演、領導看”的方式敷衍應付。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切實提高調查研究的質量和效率,就是要更多倡導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的工作方式,就是要讓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的真調研成為常態。多開展一些隨機交流,了解的情況才能更加全面、豐富;多一些沉下心的蹲點走訪,掌握的問題才能更加充分、精準,才能發現更多真情況、聽到更多真心話、解決更多真問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吳詠玲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生態中國·七彩云南四時春
      生態中國·七彩云南四時春
      古堡前的愛丁堡國際軍樂節
      古堡前的愛丁堡國際軍樂節
      百年“老江橋”成哈爾濱旅游“新名片”
      百年“老江橋”成哈爾濱旅游“新名片”
      河北靈壽:暑期快樂學舞蹈
      河北靈壽:暑期快樂學舞蹈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4865633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婷婷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人澡 | 性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正在播放女人与久久品99 | 天天拍夜夜添久久精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