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2019-04-23 15:30:3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長春4月23日電?題: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新華社記者陳俊、劉碩

        黑土地上先進的農業機械轟鳴駛過,采摘園里的瓜果秧苗茁壯生長,農產品加工生產線高速運轉……正值東北春耕時節,記者在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遼平原腹地的榆樹市蹲點調研時發現,這個產糧大縣正不斷“強筋壯骨”,在黑土地上探索現代農業綜合發展之路。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圖文互動)(1)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4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在進行春耕生產。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農機“革命”高效率,養地“革命”可持續

        “以前種地費工費力,效率慢只能干著急?!睆?0世紀70年代就開始種地的榆樹市弓棚鎮三太村種地“老把式”張振寬說,他剛開始種地時機械化程度很低,僅有一些拖拉機等簡單機械可以用,一坰地需要8個人種一整天才能種完,除草等田間管理的活兒更累人。

        這些年,張振寬一點點見證了巨變的發生:從最開始的小馬力拖拉機,到如今一小時種完一坰地的“巨無霸”;從人力肩挑手提,到全程機械化替代……“種地越來越省事兒了。”張振寬說。

        榆樹市農機總站副站長張國明介紹,在榆樹580多萬畝耕地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機械化水平達到了94.4%,飛機航化播灑農藥等方式也得到廣泛應用。得益于先進技術手段和機械的投入,榆樹在耕作方式這場“革命”中搶占了先機,糧食產量逐步提升并穩定在70億斤水平,一直位于全國產糧大縣前列。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圖文互動)(2)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4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在播種玉米。 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產量上來了,榆樹有了更深遠的考慮。記者在榆樹市保壽鎮、于家鎮等地走訪時看到,越來越多農民正參與到“養地革命”之中。在一些鄉鎮,秸稈全量覆蓋還田、深松整地等保護性耕作技術被越來越多農民接受。

        榆樹市眾晟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艷紅說,采用秸稈還田等保護性耕作模式能保肥保水,起到很好的抗旱效果。在去年一場60多年不遇的大旱中,采取這種模式種植的土地經受住了嚴峻考驗。

        記者在吉林榆樹嘉隆農業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外看到,一批適應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的打漿機正在裝車。總經理朱國寬說,如今農民的養地意識越來越強,保護性耕作的機械越來越暢銷,生產出來不愁賣。

        據榆樹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武介紹,為了進一步養好黑土地,榆樹還在推動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到今年底將有超過80萬畝農田達到旱能澆、澇能排、渠系管網覆蓋的標準,道路、智能化水土監測等配套設施也在建設中。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圖文互動)(3)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4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在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老把式”逐漸淡出,“新農人”閃亮登場

        再過不到一個月,榆樹市城發鄉利陽采摘園里的6000多棵香瓜就將迎來第一茬果實。采摘園負責人趙立立說,這些香瓜采用綠色種植模式,品質好,價格高,到了市場上很受歡迎,銷售和采摘體驗加在一起收益可觀。

        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新農人”,趙立立從最開始種葡萄,到如今拓展香瓜等品種,及時靈活調整主攻方向,逐漸摸準了市場的脈搏。在榆樹,像趙立立一樣的“新農人”越來越多,正悄悄改變著“老把式”們悶頭種地的傳統。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圖文互動)(4)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4月23日,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農民使用免耕播種機播種玉米。新華社記者 林宏 攝

        “秸稈一部分還田利用,一部分可以加工成飼料用于肉牛養殖,糞污資源經過處理后還能變成有機肥料……”在榆樹仁合農業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慶偉眼中,合作社自身構建起的“微循環”模式讓他信心滿滿。在榆樹市五棵樹鎮天雨機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叢建今年決定投入資金建立大豆淺埋滴灌網絡。“雖然投入不小,但必須扭轉完全‘靠天吃飯’的思路,著眼長遠?!眳步ㄕf。

        據統計,榆樹現有各類合作社2800余家,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280萬畝,成千上萬名“新農人”活躍在田間地頭。在這些“新農人”的影響下,榆樹農業的面貌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圖文互動)(5)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

        在榆樹市環城鄉,農民高春雨在檢修農機(4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楠 攝

        不唯高產量,更求高質量

        糧食等農產品產量高,初級產品卻賣不出好價錢,難以向高附加值農業轉型,農民增收難。

        “必須探索建立農產品轉化加工產業鏈,讓產業化和品牌化經營發揮更大的作用?!庇軜涫懈笔虚L高洪洲說。

        從2012年開始,榆樹市騰龍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嵐為產品注冊了“小鄉屯”牌商標,并且開始逐步種植無公害食用菌。當時有些人不理解她的做法,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楊嵐的食用菌產品已經行銷全國各地,成為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年收入突破千萬元?!艾F在的市場競爭要求我們把品牌和質量都抓好,讓消費者看見我們的良好品質和形象,才能贏得更大的市場。”楊嵐說。

        在榆樹,既有農民自己闖市場,也有大型加工企業紛紛落戶。近幾年來,糧食深加工、肉雞養殖、秸稈生物質燃料加工等一批農業產業化項目在榆樹落地生根,全市農業加工企業達到200余家。

        記者在一些合作社走訪時了解到,引入原產地可追溯有機種植等新概念、建立私人訂制農田24小時遠程直播等新平臺成為不少榆樹農民的新追求。在全國各地的農產品市場和展銷會上,關注榆樹的瓜果蔬菜、畜牧產品、有機稻米的目光越來越多,既拓寬了銷路,打響了品牌,也為榆樹百萬農民增收拓展了空間。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王佳寧
      吉林榆樹:從產糧大縣到農業強縣的不懈探索-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211124404829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 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婷婷在线观看 | 污污网站国产精品白丝袜 | 亚洲人成网在线播放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