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昆蟲教授”的“美麗事業”
      2019-04-23 10:30:3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杭州4月23日電(記者顧小立 朱涵)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崇賢街道,有一座神奇的“昆蟲農場”,一年能“吃”掉3400多噸餐廚垃圾,解決周邊18萬人口的垃圾處理難題。這座農場的經營者,是浙江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副教授張志劍。他撿垃圾、養蟲子,被稱為“昆蟲教授”,在近15年時間里,他探索出一條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理的“美麗事業”。

        “虻寶寶”成餐廚垃圾清道夫

        金黃色的油菜花,悠閑漫步的雞群,隨處可聞的鳥鳴聲……走進張志劍位于崇賢街道的農場,率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美景。順著張志劍指引的方向,記者看到了幾處大棚,大棚里是一排排養殖槽,槽里鋪著一層經過處理的餐廚垃圾。

        張志劍雙手伸進養殖槽中,捧起了一堆圓滾滾蠕動著的白色小蟲。“這群‘小東西’,就是幫我處理垃圾的‘大功臣’。”張志劍笑著說,他將這些白色小蟲稱為“虻寶寶”。

        “虻寶寶”名叫黑水虻,“白色小蟲”是它們的幼蟲形態。初春時節,黑水虻幼蟲從蟲卵中孵化出來,經過12至14天成長為初蛹。在不到兩周的時間里,幼蟲的體重會增長2000多倍,而這2000多倍的增長,全部來源于它們吃下的餐廚垃圾。每公斤黑水虻幼蟲,能轉化4公斤的餐廚垃圾。廢棄物的一次減量化達到80%以上。幼蟲及其排泄物還能制成綠色有機肥進入市場銷售。

        張志劍說,黑水虻成蟲雖然和蒼蠅長得有幾分相似,但它既不愛動也很少進食,成蟲生命周期兩周左右,不會攜帶病原微生物。“你看!”為證明黑水虻成蟲的安全性,張志劍面對來農場參觀的客人時,常常會隨手抓一只黑水虻成蟲,毫不猶豫地一口吞進肚中。

        這項“昆蟲吃垃圾”的技術,張志劍探索了很多年。2016年,張志劍在浙大和崇賢街道的支持下,建立起昆蟲農場。如今,這個只有幾畝地的小農場每天能處理餐廚垃圾12噸左右,基本上就地解決了整個崇賢街道18萬人口的餐廚垃圾處理問題。

        “昆蟲農場”變身教育基地

        “昆蟲農場”的一頭是垃圾,一頭是資源。在張志劍看來,他的“昆蟲農場”不僅建立起餐廚垃圾本地消納不出鄉鎮的模式,還幫助附近的居民、孩子們建立起垃圾分類的意識。

        大約三年前,當張志劍的農場剛落戶崇賢街道時,不少居民對這個“蟲子工程”還有疑慮,有時候還有人偷偷“溜”進農場,看看這個大學教授到底在干什么。三年下來,當地的居民心服口服地豎起大拇指。

        “餐廚垃圾在分類之后如何處置,以前一直是個難題。我們認為‘昆蟲農場’三年運行下來,真正實現了垃圾資源化、減量化、無害化的處理,老百姓看得到效果,垃圾分類的觀念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杭州市余杭區崇賢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建中說。

        “昆蟲農場”不僅解決了餐廚垃圾處理的棘手問題,還成了小有名氣的環保教育實踐基地,大大豐富了孩子們的環保教育課堂。來到昆蟲農場的學生們從小學到大學,每年到訪人數超過300名。張志劍和同事們常常站在飼養槽邊,手捧著“虻寶寶”為學生們講課,授課內容涵蓋環境保護、創新創業等。

        “看到孩子們聽得認真投入,我心里既高興又踏實。期待孩子們從小就樹立起環境保護的意識。”張志劍說,他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在教書、科研之外,還能夠服務社會,這讓他感到很滿足。

        “接地氣”是最大褒獎

        2018年,張志劍的昆蟲農場銷售黑水虻蟲干和有機肥,年收入達到百萬元。經媒體報道后,“昆蟲農場”走紅網絡,不少網友感慨,處理垃圾竟是這么美麗又多金的事業。張志劍說,其實“昆蟲農場”追求的是生態、社會、經濟以及環保等綜合效應,同時要立足浙江大學的科研平臺,做一些“敢為人先”的探索。

        張志劍平日工作12個小時,一天中有四五個小時都在昆蟲農場里。在農場,他不是下地務農,就是在各處敲敲打打。

        “不像個喝過‘洋墨水’的教授,看起來和一個田頭的技術工人沒什么不同。”這是不少人對張志劍的第一印象。張志劍聽了,總是咧嘴一笑:“當老師、做專家,沒必要太古板。我總在琢磨,我學了那么多知識,怎么才能夠把這些知識真正用出來。”

        張志劍還常常拉著學生一起去各處的農貿市場、農家樂搜集垃圾,并四處搜集多個品種的桃樹、梨樹、番茄、雞、鴨、魚,比對有機肥的種植效果。垃圾再臟再臭,他總是精神頭十足。

        張志劍坦言,會養黑水虻的人很多,但能夠一點一滴把黑水虻的“蟲子技術”系統性地創建起來,并把產業鏈做出來的人還不多。他打磨這份事業近15年,從篩選昆蟲種類開始,到最終建立“昆蟲農場”,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在做科研時要與國際水平競爭,在做產業時資金、技術、市場處處都是他這個“書呆子”沒遇到過的新問題。

        在張志劍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張紅軍翻越雪山的油畫作品。張志劍說,每當遇到困難時,他就會用紅軍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勵自己。

        “接下來的目標,是一個肩膀挑浙江大學教學科研任務,讓學生在田野中收獲真知;另一個肩膀挑技術產業化,繼續做好產品的深加工開發。”張志劍說,他為從事著一份“美麗事業”而感到由衷快樂。

      +1
      【糾錯】 責任編輯: 郝多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玉龍雪山風光無限
      玉龍雪山風光無限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世界園林巡禮——比利時拜加登城堡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故宮“藏寶圖”| 通往故宮最美的春天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阿富汗國寶在清華大學展出 繼續在華保護性巡展之旅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11124403515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曰本AⅤ视频在线观看 | 最精彩色站在线播放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看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区 |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