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人民日報新評彈:農村小規模學校期待“小而美”
      2018-08-30 11:33:20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一個班12名學生,6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不光有能按教學需要自由排列課桌椅的學習區,還有配備了專門書桌、書柜的閱讀區、書法區,以及學生可以隨時上網查資料的電腦區。這是位于華東地區唯一少數民族自治縣——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的一所山區農村小規模學校。

        浙南山區的景寧,像這樣的小規模學校不少。全縣16所農村學校,100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就有10所;全縣農村教學班當中,超過六成都是15名學生以下的微小班級。把原本面臨或拆或撤局面的農村小規模學校,辦出“小而美”的特色,辦出過硬的教學質量,景寧經驗讓人刮目相看,也引發關于鄉村學校辦學方向的思考。

        由于偏遠山區農村地區本身的資源條件局限,加之城鎮化推進、人口流動、城鄉教育質量差距等多重因素的作用,農村小規模學校大多面臨著學生少、師資弱、教學硬件老舊、內涵發展薄弱等共性難題。如果簡單地“一撤了之”,無疑會造成相當一部分農村孩子入學困難,有違教育公平的要求;如果原封不動,顯然也遠遠滿足不了教學需要,滿足不了農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渴求。于是,“變撤為改”便成了一條適宜可行的思路。

        怎么改才能讓農村小規模學校變得“小而美”?校舍改造、校園文化營造要有特色之美,關愛農村孩子基本生活需求、關注留守兒童心靈健康要有暖心之美,更重要的,是在課程改革、教學質量提升方面動腦筋、花工夫。

        仔細思考,農村學校自然形成的小班額的特點,恰恰為小班化教育、個性化教學等提供了可能。通過內涵式發展的教育轉型,豐富教學活動和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實施分組學習、分層教學以及面批輔導、多元評價等策略,昔日的“痛點”在精心設計下,完全有可能成為亮點。

        像景寧的一些鄉校,為每個學生都制訂了個性化的教學方案,每人有一套學習單、預習單、診斷單,適應孩子的不同特點。這樣精細到人的教學設計,在大班額班級中很難實現,但在一些小規模鄉校已成教學常規。也有鄉校的老師每節課都做到“面批”,第一時間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思維過程,小班化不光提高了作業批改質量,也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當然,要實現小班化教學的“小而美”,師資力量是保障,沒有教師這一環就難以實現。農村小規模學校在師資上須“強基固本”。一方面,通過提高待遇、加強培訓,穩固和提升原有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從城鄉統籌、城鄉交流入手,建立城鄉教師雙向流動機制,通過縣城學校名師支教、專業教師走教、全科教師培養等,多層次破解農村小規模學校師資薄弱的困境。同時,也可在縣市層面探索組建課題組、教研機構,專題研究農村小班教學的問題,并將成果覆蓋到各個鄉校,為農村小規模學校“把脈”、指導;也可由政府部門主導,借助“外腦”,建立專家智囊團,為學校出謀劃策,推動鄉村教育的創新和振興,讓更多農村孩子接受有質量、有特色的教育,獲得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江 南)

      +1
      【糾錯】 責任編輯: 邱麗芳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福建廈門遭遇暴雨天氣
      福建廈門遭遇暴雨天氣
      廣西龍勝:苗寨制曲忙
      廣西龍勝:苗寨制曲忙
      貴州石阡:山區農民搶秋收
      貴州石阡:山區農民搶秋收
      國內設計時速最快的地鐵線首臺盾構始發
      國內設計時速最快的地鐵線首臺盾構始發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13261123353437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男人的天堂色偷免费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亚洲一级在线免费视频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在线a免费播放a视频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