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方大曾研究中心成立
      2018-07-07 21:08:51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石家莊7月7日電(記者史競男、任麗穎)“‘七七事變’報道第一人”方大曾研究中心7日在河北保定成立。該機構以發掘研究方大曾等抗戰記者、報人事跡和傳承抗戰精神為宗旨,標志著對中國戰地記者先驅方大曾等相關研究進入新階段。

        保定是方大曾的失蹤地,也是他和范長江、陸詒、孟秋江、邱溪映等新聞人在抗戰初期進行戰地采訪的中轉站。在此,方大曾完成了《前線憶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由保定向北去》等多篇報道,并向外傳遞了大量拍自前線的照片。這些作品體現了抗日軍民抵御外侮、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歷史文獻價值。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從河北蠡縣發出了《平漢線北段的變化》一文,此后再無下落。

        1999年,高級編輯馮雪松開始了追蹤采寫方大曾的歷程,并發起“方大曾校園行”公益計劃,倡建方大曾紀念室和方大曾研究中心,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兩個記者的故事,追尋的是同一種精神。”中國記協國內部主任殷陸君說,這種傳承精神,應在中國記者中進行弘揚:始終面向現實,求真務實,不畏艱難困苦,忠實記錄時代,時刻牢記為民族為國家為人民鼓與呼,奉獻自己的力量。

        新聞史學家方漢奇表示,方大曾研究中心的成立,將促進對方大曾這位中國新聞史上杰出人物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宣傳和弘揚他的精神。

      +1
      【糾錯】 責任編輯: 李志強
      相關新聞
      • 一位老人眼里盧溝橋畔的變遷
        穿過宛平古城門,漫步盧溝橋,觸摸累累彈痕,仿佛聽到全面抗戰的槍炮聲。在中國,沒有第二座橋像盧溝橋這樣,讓億萬同胞刻骨銘心。
        2017-07-06 15:14:30
      • 回望盧溝橋 和平的晴空豈容陰霾再起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每逢7月7日,歷史的警鐘總會響起。
        2016-07-06 17:05:49
      • 榮耀之城——北京,從盧溝橋到天安門
        ? ? ? ?新華網北京9月3日電當最后一絲彩煙淡去、最后一只鴿子飛遠、最后一個氣球逸出人們的視線,在天安門廣場,數萬人仍熱切地凝視著天空,激動興奮難以自抑。? ? ? ?同一時間,天安門西南十五公里的盧溝橋畔,來自吉林長春的左曉潔走進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他家住盧溝橋附近,每次路過盧溝橋,都能想到抗戰的艱難、和平的不易, “但是沒有任何一次像今天這樣感受強烈,沒有任何一次能感受到‘盧溝橋’三個字這么特殊!無論是盧溝橋,還是天安門,雖然沉默不語,卻深深鐫刻著歷史的痕跡,散發著穿越時空的精神魅力。
        2015-09-03 22:49:00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華盛頓民俗節上演疊羅漢
      華盛頓民俗節上演疊羅漢
      哺育
      哺育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新華社國內照片一周精選
      俯瞰夏日西湖
      俯瞰夏日西湖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3093132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亚洲综合一区欧美激情 | 亚洲人成色44444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首页 | 亚洲最大日韩中文字幕另类 | 亚洲欧美成aw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