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志愿者的經歷讓我得到文化的滋養”
      2018-05-18 15:02:37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5月18日電 題:“志愿者的經歷讓我得到文化的滋養”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

        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清早,66歲的翟乃越梳妝一番,乘坐1個多小時的公交車,穿上志愿者“黃馬甲”,開啟新一天的講解生活。

        翟乃越是國家一級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的志愿者講解員。成為志愿者的10年間,幾乎每年三分之一的日子,她都這樣往往復復,志愿服務時長累計4260小時,接待觀眾3.2萬人次。

        2008年,中國對文化文物部門歸口的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實施免費開放。以此為契機,甘肅省博物館組建起志愿者隊伍。十年間,志愿者從60人發展到876人。

        “志愿者的經歷讓我得到文化的滋養。”翟乃越說,她年少時隨家人從富庶的浙江遷居西北內陸的甘肅蘭州,起初對黃土高原不適應、不喜歡。成為志愿者后,通過與珍貴文物的“親密接觸”,她不斷了解絲路文化、彩陶文化、敦煌文化等,推開了通往歷史文化的大門,也對文化資源富集的甘肅越來越有感情。

        雖已年過花甲,但翟乃越神采奕奕。她把“駐顏術”歸功于博物館。 “博物館給我帶來快樂。要想給觀眾講好,不僅講解內容要好,還得有好的表達和儀態。”

        翟乃越沒少對自己提要求:頭頂書,嘴咬筆,后腦勺、肩膀、臀部、小腿肚、腳后跟“五點”貼墻,一站就是半小時。“生命在于運動,運動也有很多形式。當博物館志愿者,讓我有了今天的精氣神兒。”她說。

        13歲的蘭州市樹人中學初一學生柴浩天在3年前成為甘肅省博物館的志愿者。每逢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他都會出現在展廳中為觀眾講解。

        甘肅地處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各個地質時期的古生物化石豐富龐雜。擁有鏟齒象、三趾馬、翼龍、黃河古象等化石的古生物展廳是柴浩天的最愛。

        “鏟齒象下頜非常長,像個大鏟子,鏟起沼澤中的植物根系,然后吞下去。鏟齒象可以說是自帶刀叉的動物了。”他的講解詞不失專業,又充滿孩童俏皮的想象。

        “在博物館當志愿者講解員讓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臨場發揮能力得到很大鍛煉,同學們都羨慕我能落落大方地講解。”柴浩天說。

        甘肅省博物館社會教育部主任盧冬介紹,志愿者不僅開展講解,還參與外展、組織論壇,全方位參與博物館的管理當中。博物館真正活了起來,走進了人們心中,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方式。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埃及迎來齋月首日
      埃及迎來齋月首日
      大熊貓“瑛美”告別揚州回家鄉四川
      大熊貓“瑛美”告別揚州回家鄉四川
      初夏的九寨溝
      初夏的九寨溝
      貴陽:阿哈湖美景入畫來
      貴陽:阿哈湖美景入畫來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98757631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 女教师巨大乳孔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AV网址入口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日韩艳情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