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甘肅華亭:特色種植養殖成農民致富增收加速器
      2017-12-25 16:09:52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蘭州12月25日電(記者多蕾)近日的隴東山區寒意漸濃,33歲的趙雄偉天剛亮就來到屏幕前查看自家圈舍的實時監控。屏幕上,3只林麝正在清晨的薄霧中悠閑踱步。

        趙雄偉家住甘肅省華亭縣硯峽鄉的大山深處,因為靠天吃飯加上交通不便,多年來辛勤勞作日子還是過得緊巴巴。因為地處采煤塌陷區,這里90%的群眾已通過政府組織遷出。2015年,得益于地廣人稀、植被茂密的優勢,一家專門養殖林麝的特色養殖場落戶于此。短短兩三年,養殖規模已從50只擴大到了147只。

        當地政府瞅準這是個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協商在公司基礎上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為載體,我們舉辦培訓班,給群眾講解林麝養殖技術、收益。給有養殖意愿的貧困戶免費提供麝種和技術指導,他們分散養殖。”硯峽鄉黨委書記鄧雙平介紹說。

        趙雄偉就是第一家簽約農戶。因為林麝膽小怕人,為了看護好這些“稀罕物”,他還在圈舍內安裝了攝像頭。“這就是合作社給我投放的3只林麝,所有權歸公司,合同期間產的幼崽和養殖產生的效益歸我。每年能有兩三萬元的收入。”

        在華亭縣另一端,地處關山林緣區的馬峽鎮等幾個鄉鎮野生中藥材資源豐富,有“隴東藥庫”之稱。規模化種植的“華亭大黃”“華亭獨活”已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但傳統栽培品種單一、附加值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近幾年,當地政府成立中藥材野生馴化試驗基地,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增收渠道。通過開展中藥材野生馴化、新品種引進、栽培示范等,嘗試將野生藥材向規模化種植發展。

        “之前我種過上千畝藥材,都是傳統品種,規模大但效益低。現在數量少了,收益卻高了。”種藥、販藥多年的侯建華在流轉的六七十畝地里試種了野生半夏、重樓。

        馬峽鎮黨委副書記肖寶平告訴記者,政府和種植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明顯。“試種成功了、見效了,群眾自然而然就跟上了。我們正在建設集藥材晾曬、粗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藥材市場。盡量減少中間環節,提高群眾種植收益。”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北京冬日神泉峽冰瀑
      北京冬日神泉峽冰瀑
      北京地鐵全路網實現網絡購票
      北京地鐵全路網實現網絡購票
      直擊中越邊境掃雷行動
      直擊中越邊境掃雷行動
      一家人與一群鶴的生死相守
      一家人與一群鶴的生死相守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297747061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99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 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三区 | 日本一道久久精品国产 | 日本免费精东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