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北京站成为“城市会客厅”
“五一”期间,北京站二楼首次展出18款官方文创产品。
钟楼、灯饰等独具特色的北京站元素,与毛泽东号、复兴号等铁路元素,长城、玉兰花等北京元素,藻井、宝相花等中国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冰箱贴、摆件、文具等产品,吸引了不少旅客驻足观赏。
“好运‘莲莲’”“流光溢彩”“‘福’摇直上”“葫中藏瑞”……美好的寓意搭配旋转、折叠、倒立等巧妙互动方式,让这些文创产品既好看又好玩。
“设计过程中,我们被北京站的文化底蕴深深震撼。”北京大运河礼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建革说,明代城墙、中式四合院、罗马式立柱、水湖蓝色扁壳穹顶等多元文化在北京站交融,让这里成了一座文化与艺术的活态博物馆。
美的空间总是让人流连忘返。北京站就像一座“城市会客厅”,敞开中正、开放、文艺的胸怀,以时代风貌迎接远客,用历史记忆温暖故人。
“会客”的功能扎根于北京站的基因。1959年,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用230天建成北京站,为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北京站建成后,一批大师名家纷纷向其赠画。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这里接待外宾。从北京站出发,可以抵达全国大部分省会、自治区首府,还可以到达苏联等国的首都。
经历了旅客数量激增、设备设施老化等阶段,北京站于2021年启动提质升级改造,给空间做“减法”,给文化做“加法”,力争恢复建站时期的风貌。
拆除1100多平方米商业空间,撤除商业点位约40处,站内空间变得宽敞、通透。为了给火车站“降噪”,北京站整体色彩以水湖蓝、孔雀绿等冷色调为主,每个区域的颜色不超过3种,营造沉静、舒适的候车空间。
商业街增加了故宫文创、全聚德、吴裕泰等特色店铺,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在北京。这里的商品也有国际化的一面,土耳其面包、俄罗斯巧克力、韩国面膜、法国香水,都可以在保税店里找到。
北京站负责同志说,2025年春运期间,北京站首次展出修复完成的19幅名人画作,包括李苦禅的《盛夏图》、白雪石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在候车室与旅客见面。
相比现代感、工业风的新车站,北京站的名人字画、玉石栏杆、国风宫灯和暖色灯光,展现着半个多世纪前的人文风貌,凝结着一代人的历史记忆。
人们放慢脚步,逛逛免税店、吃吃北京菜。如果还有时间,点一杯咖啡,从现代车站眺望明代城墙……
旅客可以在北京站乘坐京沪、京哈、京广等线路的高铁,北京站还管辖着北京朝阳站等多座高铁和普速车站。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也会划入北京站管辖,北京站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城市会客厅”的作用也会进一步凸显。
北京站是铁路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工业化的火车站向文艺范的“城市会客厅”转型,既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有利于以文化人、以文化城。
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文化流,在这里汇成流动中国的一条血脉,奔涌向前。
(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