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習近平六年四訪拉美掀“中國熱”
      2014-07-16 07:36:47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當地時間1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巴西,開始拉美之旅。幾十年前,中國毛澤東思想已經遠播拉美,包括巴西前總統盧拉、阿根廷現任總統克里斯蒂娜等人都深受影響。但是,中國和拉美相隔遙遠,語言不通,普通人之間的了解不多。上世紀90年代,還有拉美人問“中國男人是不是都梳著小辮子”。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拉美掀起一股“中國熱”。

        【傳統印象】

        拉美民眾誤認為中國男人梳辮子

        從14日開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四國。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這幾個國家的領導人,就已經通過毛澤東思想了解中國。

        據新華社報道,毛澤東的著作和文章被介紹到拉美后影響了整整一代拉美左翼青年,包括委內瑞拉已故總統查韋斯、巴西前總統盧拉和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

        雖然毛澤東思想聲名遠播,但是在中國和拉美普通人之間的了解卻并不多。中國前駐厄瓜多爾、古巴、阿根廷大使徐貽聰在拉美工作多年。他對新京報記者回憶稱,十幾年前在拉美做大使的時候,碰到的普遍問題是對方對中國了解不夠。徐貽聰在1997年前往阿根廷擔任大使。“經常會有人問我‘中國人是不是還有小辮子’。現在這種情況改變了很多,拉美人對中國的認知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他回憶說,“那段時間,我所做的重要工作就是讓拉美的普通人、媒體,更多地了解中國。”

        中國前駐厄瓜多爾、智利、古巴大使劉玉琴在拉美工作30多年,對于中國和拉美之間從淺入深的了解,感觸同樣頗深,覺得拉美人對中國很友好,但是以前對中國了解不多。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我在中國駐墨西哥使館工作。當時一位有身份的墨西哥人訪問中國。回來之后,他對我們說,沒有想到中國市場上的東西這么多,這么豐富。”劉玉琴說,在這位先生原來的印象中,中國還是男的梳著長辮子,一片落后和窮困的狀態。

        【政治交往】

        中美關系解凍中拉掀建交潮

        在外交領域,拉美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起步最晚。1960年,古巴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成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拉美國家。

        上世紀70年代,拉美國家掀起與中國建交的高潮,一些大國諸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都在此時與中國建交。目前,中國與33個拉美國家中的21個有外交關系。未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12個拉美國家,多位于中美洲。

        中國駐哥斯達黎加前大使李長華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拉美長期被美國視為“后院”。上世紀60年代正處于冷戰時期,由于美國的影響,中國與拉美關系發展緩慢。

        中國在聯合國恢復合法席位和基辛格秘密訪華后,拉美掀起了與中國的“建交熱”。李長華說:“當時很多拉美國家愿意和中國發展關系,但是要看美國的動向。只要發現美國有松動,就會跟上去。”

        1990年,國家主席楊尚昆對墨西哥、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和智利進行了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對拉丁美洲地區的首次訪問。

        隨后,江澤民、胡錦濤分別兩次訪問過拉美。2009年和2011年,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訪問過拉美。

        2013年5月31日至6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哥斯達黎加、墨西哥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會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統時表示,“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這句話也成為中拉友誼的寫照。

        今年7月13日至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訪問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四國,這已是他近年來第四次訪問拉美。

        【文化交流】

        拉美年輕人爭相學漢語

        進入21世紀后,中國和拉美的關系進入快車道,雙方凸顯出全方位合作的態勢。

        美國國防大學西半球防務研究中心教授埃文埃利斯長期研究中拉關系和美國防務。他曾在一篇文章中稱,過去十年間,中國在拉美的不斷擴展深深改變了這一區域,這種改變體現在摩托車、汽車、聯想電腦、華為及中興手機等中國產品的不斷涌現;體現在大街小巷的書攤能買到自學中文的CD和書籍;體現在拉美的港口和高速路上中國遠洋集裝箱繁忙的物流景象。

        徐貽聰說,改革開放以后,中國對拉美的影響明顯擴大。現在拉美從政界到經濟界,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認為中國是一個可以成為朋友的國家,對拉美發展有所幫助的國家。

        這種認知上的變化有時候快得要以“年”來計算。

        2009年,記者前往墨西哥期間,很多人還會把記者當成“日本人”。2012年,記者再次前往拉美與很多巴西記者聊天時,驚訝地發現他們中不少人都在學習中文。劉玉琴解釋說,“現在確實很多拉美人想學中文。”中國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對拉美有很大吸引力。

        拉美人會思考,中國這么大的國家,原來那么窮,怎么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展得這么快。抱著這樣的疑問,很多拉美人想來中國看看,到中國學習的拉美人也挺多。

        截至2014年5月,中國在14個拉美加勒比國家開辦了31所孔子學院,還有10個孔子課堂,另有一些國家正在籌辦孔子學院。

        【經貿合作】

        智利“奇跡”救援使用中國造設備

        劉玉琴表示,上世紀80年代她在厄瓜多爾工作時,基本看不到中國的商品。到了90年代,很多中國商品已經進入拉美市場。“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拉美市場上的中國商品主要是紡織品等,質量一般,價錢便宜。現在越來越多元了。”

        一些中國的產品,比如格力空調、吉利汽車早已打入拉美市場;2010年智利圣何塞銅礦的“奇跡”營救,關鍵設備重型履帶式起重機由中國企業三一重工制造。在高科技領域,中國和巴西共同研制“地球資源探測衛星”。中國為委內瑞拉、玻利維亞發射過衛星。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和中國公司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在中國組裝巴西的飛機。在金融合作方面,中國工商銀行阿根廷分行去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首家中國銀行成功進入阿根廷。

        劉玉琴說:“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近年來中國和拉美國家全方位合作。中國和拉美距離遙遠,語言也不太通,但是雙方加強了解和合作的意愿很強。”

        此次中拉領導人會晤期間將提出成立中拉論壇。這是此次習近平主席出訪非常重要的一個亮點。2011年,拉共體成立。2012年,中國提出倡議,希望建立中拉論壇機制。今年1月份,拉美33個國家達成一致,對中方的倡議給予積極的響應。

        劉玉琴表示,從這個速度上,就體現出雙方強烈的政治意愿。中國和拉美加強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是互利共贏。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儲信艷

      +1
      【糾錯】 責任編輯: 雷東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濟南:大熊貓園內散步盡享美好春天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長興花香浮動 正是踏青好時節
      雨后西湖晴歸來
      雨后西湖晴歸來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種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種忙
      ?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6751267577561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视频在线欧美十亚洲曰本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