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拓展新天地——云南迪慶藏區(qū)“新產業(yè)”掠影
      2020-06-17 19:07:05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昆明6月17日電 題:拓展新天地——云南迪慶藏區(qū)“新產業(yè)”掠影

        新華社記者王長山、楊靜

        你可以在看得見雪山的民宿里,品一杯清茗;也可以散步到高原田地里,采摘甘甜可口的車厘子;或者來到河谷地帶,品嘗品質上乘的冰酒……近年來,一些新業(yè)態(tài)開始在云南迪慶州蓬勃發(fā)展,當地的生活方式悄然發(fā)生改變,雪域高原有了“新”容顏。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聚焦三區(qū)三州·圖文互動)(1)拓展新天地——云南迪慶藏區(qū)“新產業(yè)”掠影

        這是云南省德欽縣佛山鄉(xiāng)江坡村說打村民小組一景(5月2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高原“雪厘”甜

        “特別好吃!”21歲的央宗去年首次吃到車厘子,讓她自豪的是,這種果子產自家鄉(xiāng)的土地。央宗的家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鎮(zhèn)尼史村,村民主要放牧、種青稞,沒想到能和車厘子結緣。

        2018年,貴澳公司從村民手中流轉1428畝土地建園區(qū),政府整合產業(yè)發(fā)展資金,委托企業(yè)購置車厘子樹進行產業(yè)化種植。目前,這些從大連引來的車厘子樹正茁壯生長:完成定植4年至6年生種苗1.3萬多株,2年生種苗6萬余株。

        央宗到基地學技術,并成為公司員工,去年第一批樹掛果時嘗了鮮。“有收入,還能學技術。”央宗說,每天賺120元,還學會了拉枝、噴藥等技術。

        藍天白云,遠處雪山連綿不斷。在園區(qū)里,一人多高的車厘子樹長勢良好。對著樹枝上掛著的印有二維碼的銘牌,用手機一掃,就會顯示出村民姓名、收入、致貧原因等信息。

        “這樹可是有‘主’的。”貴澳香格里拉園區(qū)總經理沈宇豪說,貧困戶“一戶一木”的收益扶貧是種探索。企業(yè)將香格里拉市4600多戶建檔立卡戶信息錄入數據庫,為每戶匹配一棵六年生車厘子樹,每棵樹編制二維碼對應貧困戶信息,掛果后由公司銷售,每棵樹按兜底收益分配給對應貧困戶。

        另外,公司從村民手中流轉土地20年,每年每畝付500元流轉費,每五年增加10%。同時,吸納40多名村民長期務工。農忙時,務工者過百,每人每天收入120元。

        “雪域高原‘雪厘’又紅又甜,肯定會成為網紅。”沈宇豪說,這里年平均氣溫6.9℃,土壤疏松,光照充足,病蟲害少,外加空氣好、水源好等優(yōu)勢條件,車厘子甜度、脆度特別好。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聚焦三區(qū)三州·圖文互動)(3)拓展新天地——云南迪慶藏區(qū)“新產業(yè)”掠影

        清晨,藏族漢子斯那定主為客人準備早餐(3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聚焦三區(qū)三州·圖文互動)(2)拓展新天地——云南迪慶藏區(qū)“新產業(yè)”掠影

        德欽縣佛山鄉(xiāng)江坡村說打村村民斯那定主(中)和村民一起搬運建筑材料(3月14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民宿安身心

        清晨,51歲的藏族漢子斯那定主和妻子開始打酥油茶、做青稞餅,為客人準備早餐。

        斯那定主的家在德欽縣佛山鄉(xiāng)江坡村說打村民小組,位于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腹地,與梅里雪山隔江相望。多年來,村民生活貧窮,風景再美也無心欣賞。修房、筑路……黨的政策像春風一樣,讓說打換了容顏。

        2017年,廣東佛山一些人士來村考察,被這里的風光和民風折服,第二年便和有關部門及村里合作成立梅里雪噠湖開發(fā)有限公司,打造民宿等產業(yè)。

        “一開始,村民大都觀望。”斯那定主說,自己和村小組長立青都吉、會計格茸定主帶頭示范。請工、準備木料,公司提供鋼筋等建材及家具,完善供電等設施……去年8月,古香古色的藏式民宿建成迎客。

        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程曦介紹,游客由公司統籌,按游客意愿選擇農戶入住,收益村民和公司各占50%,公司還給每戶一年1萬元固定收益。

        獨特的經營模式走入村民心中,大家開始分批建民宿。目前最后一批民宿主體工程已完工,今年內說打民宿可全面開業(yè)。

        斯那定主說,雪山見證著我們的生活越變越好。

      (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聚焦三區(qū)三州·圖文互動)(4)拓展新天地——云南迪慶藏區(qū)“新產業(yè)”掠影

        在貴澳香格里拉園區(qū),技術人員(左)指導從德欽縣羊拉鄉(xiāng)易地搬遷至香格里拉市的魯茸達瓦車厘子種植技術(3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冰酒潤心田

        河水在峽谷中蜿蜒奔騰,葡萄園在坡地上延展……在維西縣塔城鎮(zhèn)臘普河谷,端起一杯冰酒,一潤心田,正成為獨特的旅游體驗項目。

        維西縣干熱河谷多,晝夜溫差大,適宜葡萄生長,臘普河谷等地是一流的釀酒葡萄種植區(qū)。然而多年來,當地村民多以種植玉米、小麥為主,收入微薄。

        為發(fā)展葡萄酒產業(yè),維西縣出臺政策,建基地,引進龍頭企業(yè),完善田間節(jié)水灌溉等設施,力推產業(yè)發(fā)展。目前,冰葡萄種植逾5300畝。

        維西縣縣長黃龍新說,我們以特色葡萄基地和酒莊為亮點,結合人文景觀,實現產業(yè)、產品、文化、旅游“四位一體”發(fā)展和“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產業(yè)化發(fā)展。

        臘普河谷酒莊產的高端冰酒每瓶售價可達數千元。“這里海拔2000米左右,每年11月至次年2月是霜期,冰葡萄品質上乘。”酒莊助理釀酒師王貴龍說。

        該酒莊與村民合作,通過流轉土地、收購葡萄等方式帶動村民發(fā)展,可輻射帶動附近500多戶村民。

        “酒莊提供種苗和技術,4畝地葡萄年收入2萬多元。”53歲的啟別村村民黃富祥是村里較早種葡萄的人,在酒莊工作每年還能賺3萬多元。

        黃富祥說,日子越來越好了。

      +1
      【糾錯】 責任編輯: 焦鵬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北京消費季 繁榮“夜經濟”
      芒種時節(jié)麥收忙
      芒種時節(jié)麥收忙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探秘徽墨傳統制作工藝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四川滎經:修復茶馬古道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26928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本老熟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