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化碣”于此 “守望”于斯
      2020-04-04 18:26:54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新華社石家莊4月4日電(記者杜一方 楊知潤)五更雨淅瀝,冷風吹來,牙齒上下打架。4月2日凌晨,在河北省巨鹿縣苗莊村,81歲的苗明文穿著20年前的褐色“工裝”,帶著鋤頭和鐵鍬,跨上破舊的自行車騎向村口。不遠處,一條黃土路指向田地里的嶄新小院,院里1方碑、15座墓靜靜佇立著,仿佛在等候著誰。

        “老苗,又去掃墓啊?”一個路過的村民問候道。“是啊,幾天不去心里就空落落的。”說著話,老苗并未停下蹬車的腳速。到了院前,他把像枯樹皮般布滿皸裂的大手塞進褲兜,半天摸索出一把紅布繩串起的鑰匙,打開大門便徑直進了墓地,彎腰忙碌起來。

      4月2日,苗明文在“八路墳”仔細擦拭烈士碑。新華社記者 杜一方 攝

        除草掃地、修剪樹木,老苗很少抬頭。天大亮時,他手里攥了塊抹布仔細擦拭起墓碑,連縫隙也不放過。這些墓主人和他非親非故,從弱冠少年到耄耋老人,這樣的“守望”一晃竟過了一甲子。

        原來這個地方被當地人叫作“八路墳”,15名八路軍烈士長眠于此。據巨鹿縣志記載,1945年5月,“巨北戰役”在冀南地區打響,戰斗激烈,歷時多天。兩個月后,日偽軍退出巨鹿城,巨鹿解放。當時,幼小的苗明文目睹老牛車拉著陣亡烈士遺體,安葬在苗莊村西南角。

        從196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受老支書之托,苗明文立志要守好這15座烈士墓。除草、管樹、掃地、擦碑……每到清明、寒食老苗雷打不動,平時更是隔三岔五就去。

      清明前夕,苗明文騎著自行車前往“八路墳”。新華社記者 杜一方 攝

        1963年發大水把低洼處的烈士墓沖了,顧不得傾盆大雨,老苗蹚著齊大腿根深的雨水,在墓邊上插木棍做記號,等洪水過去就把墓重新立了起來。

        退休后,苗明文去得更頻繁了。2009年清明,老苗自費1150元立了塊碑,還種了20多棵落地松,想給光禿禿的墓地添些生機。“國家每年發我幾萬塊退休金,為烈士我都花了也愿意。”

        “建成烈士陵園,把烈士的精神和遺志傳遞下去是我的一大心愿。”懷里緊揣著希望,老苗騎車帶著干糧來回奔波。后來,縣里了解情況后撥了款,建成了現在的“八路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還畫過基地草圖。”老苗說著從屋里翻出兩個舊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老苗與“八路墳”之間的故事:12月4日,澆624株冬青樹,水費24.6元……

        如今,“守望者”不只有老苗一人。苗廷運是臨村小學的退休老師,上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帶著孩子們到“八路墳”祭奠烈士。現在他和幾個村民常來這里幫忙,還一起成立了“八路墳”青少年愛國主義社會教育點領導小組。

        “幼時爺爺常帶我們兄妹去掃墓,現在回家我們都習慣要去那里看看。爺爺年紀大了,以后不能掃墓了,還有我們呢。”正在讀研三的老苗孫女苗向碩說。

        老苗先后榮獲“邢臺好人”“巨鹿道德模范先鋒”等稱號,他把榮譽證書裝在一個綠色塑料袋里,掛在日歷底下。烈士碑常被老苗擦得一塵不染,裝證書的袋子卻落滿了灰塵。

        “化碣”于此,“守望”于斯。老苗更像是一方風中守望的石碑,佇立在無垠原野,刻滿滄桑紋路,守望著不滅的信念與花火。

      圖集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化碣”于此 “守望”于斯-新華網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814951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亚洲美女性爱在线 | 日韩欧美一级一中文字幕 | 久久99九九精品久久久久齐齐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