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新華網 正文
      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2018-12-12 17:07:28 來源: 新華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拉薩12月12日電 題: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新華社記者薛文獻、田金文

      (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學校篇·圖文互動)(1)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四年級學生身著民族服飾練習昌都傳統舞蹈——弦子(12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清晨8時40分,高原寒氣逼人。一批批家長把孩子送到昌都市實驗小學門口,放心地離開。

        昌都位于317國道上,距離拉薩一千多公里。1951年1月20日成立的昌都冬學是昌都市實驗小學的前身,這里成為中國共產黨在西藏創立的第一所現代學校,是西藏現代教育的起點。

        12月10日,記者走進這所享譽西藏的學校。

        從黑板、粉筆到多媒體

      (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學校篇·圖文互動)(2)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 學生在多媒體互動閱覽室的機器上答題(12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9:00

        伴著上課樂曲聲,六年級語文老師孫亞潔安排同學們在未來教室里坐好,打開電腦,開始上課。

        教室的課桌呈“S”形排列,孫老師手拿平板電腦,把習題投放到液晶屏幕和學生手中的平板電腦上。

        根據提示,同學們討論,輸入答案,也會同步顯示到屏幕上。

        ——9:45

        五年級教研室里,數學老師次仁措姆正在電腦上制作“植樹問題”章節的教學PPT,桌子上還放著厚厚的作業本、練習冊等。

        記者來到多媒體互動閱覽室,一個班的同學正在閱讀,許多人選擇了圖畫繪本。

        有兩位學生到機器上進行讀后知識競賽:屏幕上顯示提問、選詞填空等,兩人分別作答,機器實時顯現對錯、得出分數。

        當年的昌都冬學成立時僅有3個教學班,10多位教師,60多名學生,校舍是幾排簡陋的平房,占地面積幾百平方米。

        今天的實驗小學,擁有38個班級,152名教職員工,2240名學生,教學樓、綜合樓、宿舍樓等設施齊備,占地1.5萬平方米。

        最本質的變化,體現在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中。“以前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現在運用多媒體,備課輕松了,課堂氣氛也活躍了。”從教28年的巴桑措姆老師說。

        校長吳曉龍告訴記者:“每個班都有電子白板,學校還有網絡直播教室和多媒體閱覽室等,建起了智慧化校園管理平臺,在線閱卷和電子教案設計系統等,教育信息化建設走在全市前列。”

        教書先育人,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學校篇·圖文互動)(4)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昌都實驗小學學生在未來教室上課(12月10日拍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10:30

        “升旗儀式現在開始!”

        師生整齊列隊,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注視著五星紅旗冉冉升起。

        升旗儀式后,老師宣讀了一封感謝信,介紹了三年級學生鄧增玉加和加永扎西拾金不昧的故事,校領導為兩位同學獻哈達,頒發獎狀,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

        教學樓走廊里,張貼著養成教育、民族團結、西藏歷史、新舊對比等主題宣傳畫,消防通道兩側則是德育長廊,有安全教育、時代楷模等內容。

        學校黨總支書記索擁說:“我們一直重視紅色基因的傳承,形成了紅色德育與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等相結合的育人體系,致力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11:45

        滿頭華發、精神矍鑠的昌都市政協副主席圖嘎來到校史陳列館。他祖父王庭選曾擔任昌都冬學的校董,兄弟姐妹都在這里讀過書,妻子也曾是這里的老師。

        1953年出生的他,從昌都小學畢業后并未接受正規的中學教育,但在1977年順利考上了華東師范大學。

        “實驗小學給我奠定了扎實的基礎,老師對我們付出了全部心血,真正是教書育人!”看著一幅幅老照片,圖嘎感慨道。

        建校至今,實驗小學培養了14000多名畢業生,許多人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其中有多位省部級領導干部,有的成為國家領導人。

        綜合課老師澤仁曲西1994年從這里畢業后到內地深造,大學畢業回到母校任教。她說:“實驗小學注重素質教育,鍛煉了我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回母校當一名老師,我感到很光榮!”

        紅花向陽,舞動精彩

      (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學校篇·圖文互動)(5)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學生在美術教室里學習剪紙(12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改革開放40周年基層行·學校篇·圖文互動)(7)紅花向陽,舞動精彩——記“雪域高原第一個人才搖籃”昌都市實驗小學的一天

        學生在多媒體互動閱讀室讀書(12月10日攝)。 新華社記者 田金文 攝

        ——15:00

        美術教室里,扎西江措老師正指導學生練習剪紙和水粉畫。

        六年級學生王欣手握刻刀,制作一幅剪紙作品。她說:“我喜歡兔子,因為它可愛;也喜歡蛇,因為剪壞了看不出來。”

        另一張桌子上,四位同學合作一幅水彩畫,一邊調色,一邊互相打趣,享受著美術的歡樂。

        ——16:00

        操場上,身著民族服裝的四年級學生們,正在練習昌都傳統舞蹈——弦子。男生動作奔放,女生長袖翩翩。

        “頭再高一點……胳膊擺起來……”老師在一邊悉心指導著。

        四年級學生永噶曲珍長著大大的眼睛,腳步輕盈,身段協調,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

        “我從一年級就開始學了。跳舞讓我很快樂!”她說。

        索擁說,學校以傳承、發揚優秀民族文化為出發點,將傳統弦子舞改編成課間弦子操,每個學生都會跳。

        學校創新第二課堂教學模式,有書法、跳繩、足球、電腦繪畫等特色教育,很受學生歡迎。

        建校至今,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等17項國家級榮譽、18項自治區級榮譽。

        ——17:20

        天色漸暗,校門口聚集了很多家長。

        一位六年級學生的家長尼噶說:“孩子在這里學到了很多知識,也很懂事。希望孩子能夠考上內地西藏班,學更多的知識,做對社會有用的人。”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吉林:霧凇美景
      吉林:霧凇美景
      “冰雪奇緣”
      “冰雪奇緣”
      青銅“虎鎣”,歡迎回家
      青銅“虎鎣”,歡迎回家
      “泳”動寒冬
      “泳”動寒冬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210014308
      中文字幕日韩无线码在线一区_制服肉丝亚洲中文字幕_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目_国产精品点击进入在线影院高清
      <strike id="gegfc"><dl id="gegfc"></dl></strike>
      <sub id="gegfc"></sub>
      
      
        <mark id="gegfc"></mark>
          香蕉网色老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拍 | 亚洲天堂女人一区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