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威中国与江苏农垦深化合作 助推国产啤麦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09 17:21:24
来源:新华网

百威中国与江苏农垦深化合作 助推国产啤麦高质量发展

字体:

5月8日,由百威中国联合江苏农垦集团主办的第五届大麦日活动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农场举行。活动以“麦路生花,再创丰穗”为主题,全面展现双方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活动现场,百威中国与江苏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签署了下一阶段育种合作协议。截至目前,百威中国已累计从江苏农垦集团采购大麦23万吨。

未来,双方将持续聚焦大麦育种质量与产量的双提升,将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先进育种技术,加快国产高端优质啤麦新品系的研发进程,致力于在未来5年新增2-3个国产优质啤麦品系加入百威中国啤酒酿造原料库,为高品质啤酒的研发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百威中国与各方领导及嘉宾共同庆祝“丰穗新程”2025百威中国丰收启动仪式

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及采购副总裁杨凯在致辞中特别向本地农户及江苏农垦致以诚挚感谢,并表示:“正是与江苏农垦的紧密合作,让我们成功在本土培育出两个优质大麦品系与三个酒花品种,开创了高品质本土原料种植的新局面。通过引入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我们使大麦与啤酒花在产量增长的同时,在品质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从田间到餐桌,未来,我们将与江苏农垦集团携手,持续赋能本地农户,推动啤酒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育种创新,共创国产高质量麦系

“大麦育种是一个长期过程,开发一个新品系需要多年时间。我们能够提供的重要资源之一,就是依托我们的全球大麦研究中心的优势,将新品种引入中国并进行本土化培育。然而,新品种无法直接在新环境中种植,必须进行适应性改良。”杨凯说。

本次大麦日活动着重展示百威中国与江苏农垦联合选育出的两个优质大麦品系——Y131与Y148。谈及此,杨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正是我们与江苏农垦合作的价值所在:我们提供大麦品种,江苏农垦贡献种植土地和农户网络优势。这种合作模式已成功培育出两个适应本地种植的大麦新品系——Y131 和 Y148,这标志着我们在本土化大麦育种领域取得的一个重要创新成果。”

业内人士认为,这两个品系在本土的成功培育与落地,标志着双方在全面推进百威高端啤酒原料本土化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自2016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来,百威中国与江苏农垦在大麦育种研发方面持续深化合作。2018 年,百威中国引进94个国际优质大麦品系,通过严格的内蒙古隔离检疫种植后,在江苏黄海、临海、新洋等多地农科所开展适应性种植试验。2019年起,双方组建专业杂交育种团队,整合百威集团全球酿造经验与江苏农垦的种植优势,构建起完整的本土啤麦全产业链闭环研发体系。经过六年的精心选育,Y131与Y148大麦品系在酿造性能、感官品评等方面表现出色。其麦芽色泽深邃、香气浓郁、口感丰满醇厚,达到高品质啤酒酿造标准。

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及采购副总裁杨凯发表致辞

百威中国与江苏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2025-2029百威中国与江苏农垦大麦育种合作项目

(从左至右依次为:百威亚太可持续发展及采购副总裁杨凯,百威亚太采购及可持续发展高级总监席阎高,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江苏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江胜,江苏省农垦集团党委委员、苏垦农发总裁丁涛)

现场,江苏省农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姜建友表示:“展望未来,我们对与百威中国的合作充满信心与期待。我们将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更适应江苏气候与土壤的高品质啤麦品系,依托百威中国的全国网络,推动国产啤麦麦芽更大范围的高端化应用,为农业创新增效和行业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产业链协同,推动产能跨越式提升

作为啤酒酿造的另一大核心原料,啤酒花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啤酒的风味、香气和口感。百威中国自2021年起就前瞻性地布局了室内酒花种植研究,江苏农垦作为百威中国啤酒原料的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参与其中。双方在连云港市打造了2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室内酒花种植基地,通过先进农业技术,打造规模化的室内无土栽培,实现了啤酒花产能的跨越式提升。

“事实上,全球具备室外啤酒花种植条件的地区很少——这需要特定的海拔高度、气候特征和土壤成分的配合。目前世界上能够种植高品质啤酒花的产区屈指可数。而我们的室内温室种植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这一地理限制:通过调控环境变量,我们可以在任何地域实现最理想的啤酒花生长条件。”杨凯说。

在项目进程中,双方创新性地采用了空气源热泵系统和智能补光技术,实现了对温度、湿度、光照时长等关键环境参数的精准调控,从而使啤酒花的年收获频次从传统室外种植的一年一茬,大幅提升至三至四茬,实现了产能的显著增长,为深化产业链合作开辟了新路径。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百威中国正积极推进可持续农业与可持续发展项目落地。百威中国100+创新中心自2020年启动以来,凭借自身价值链资源优势,为众多创业团队铺设了从构想到实践的道路。去年,百威中国作为主席单位联合江苏农垦集团、华兴玻璃及 Impact Hub Shanghai共同发起了100+创新联盟,通过集聚产业园区、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创新服务平台、创业社群等多方力量,为更多创新技术提供规模化发展和商业应用的可能性。

作为联盟的示范项目之一,康芬科技创新性地利用啤酒生产过程中的酒糟开发有机肥料,成功取代传统化肥,有效实现碳减排。同时,其与江苏农垦在高附加值农业领域也取得突破,在大马士革玫瑰等特色作物种植方面成果显著,为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原料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酿酒技术顾问张五九表示:“今天,我很高兴在这里见证了国产高端啤麦新品系研发上的成果落地。从育种到施肥,从培育到收获,再到酿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我都看到百威中国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协同,进而助力我国啤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初心。”

种植精细化,助推绿色产业发展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百威中国作为啤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先锋,积极探索精细化农业的发展方向,以创新实践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此,杨凯表示:“可持续发展对企业,对百威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正因如此,我们在2018年就制定了2025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聚焦四大支柱领域:可持续农业、守护水资、循环包装和气候行动”

在大麦日活动中,百威中国重点聚焦农业和气候行动两大支柱。杨凯介绍,在农业领域的行动,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保障优质原料以及稳定供应,同时确保对农民及其社区产生积极影响;在气候行动,即碳减排方面,百威中国曾设定目标,到2025年底将范围一、二、三的碳排放减少25%,但这一目标已在2023年底提前两年达成。“我们的最新数据显示,仅范围一和二的碳排放已减少超过60%。自2018年设立目标至今,我们为此付出了持续努力。”

据了解,2023年,百威中国联合江苏农垦正式成为中国农科院试点单位,通过开展系统性田间试验,成功研发出适配江苏土壤特性的环境友好型施肥模型。该模型不仅实现了施肥方案的科学优化,更取得三大突破性成果:化肥使用量显著降低、大麦产量稳步提升、碳排放大幅减少。到2025年,该模式致力于在减少20%化肥用量的基础上,实现大麦增产5%-10%,同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百威中国打造了绿色供应链竞争优势,更为啤酒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未来,百威中国表示,将继续携手合作伙伴,以科技创新驱动国产啤麦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方向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任禹西】